女子整理遗物惊现满屋古董 丈夫生前痴迷收藏竟多是赝品

丈夫去世留下满屋”古董”

家住平顶山的老史因病离世后,妻子在整理遗物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整个房间堆满了各式”古董”!十斤重的”和田玉”籽料、帝王生肖玉玺、绝版纪念币等物件琳琅满目,按照标价估算价格近10万元。谁能想到,这些被丈夫视若珍宝的收藏,最终却被鉴定为几乎全是赝品?

“他总说家里有钱,去银行一查只剩7块5…”妻子回忆起丈夫生前省吃俭用的场景,不禁崩溃落泪。原来老史多年来听信他人推荐,将毕生积蓄都投入了这些”古董”收藏,甚至连生病住院都舍不得花钱治疗。

赝品收藏背后的心酸真相

经专业机构鉴定,这满屋的”古董”实际价格不到标价的特别其中一个。女儿既心疼又生气:”父亲心是好的,花光一辈子积蓄就想给子女存点钱。”老史生前对收藏的痴迷程度令人唏嘘——他不仅将所有退休金投入其中,还经常向亲友夸耀这些”宝贝”的未来升值空间。

收藏行业专家表示,类似案例并不少见。许多老年人因缺乏专业聪明,容易轻信”捡漏””绝版””限量”等营销话术。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些赝品商贩往往针对老年人心理,打着”传家宝””保值增值”的旗号进行推销。

怎样避免收藏陷阱?

这起事件给所有收藏爱慕者敲响了警钟:

1. 购买前务必寻求专业鉴定

2. 警惕”稳赚不赔”的收藏话术

3. 量力而行,不要影响正常生活

4. 通过正规渠道交易并留存凭证

老史的妻子表示,虽然这些”古董”不值钱,但会保留部分作为纪念。”毕竟这是他的一片心意…”说到这里,她再次哽咽。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收藏爱慕的同时,更要珍惜眼前人,别让虚假的”财富梦想”蒙蔽了双眼。

收藏本应是陶冶情操的雅事,但若执念太深,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无论兄弟们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收藏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