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新闻稿:专项斗争收官战与立法新进展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最终冲刺阶段

9月17日,全国扫黑办召开第10次主任会议,标志着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即将迎来最终三个月。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部署了六项重点职业,为这场人民战争画上圆满句号。这份扫黑除恶新闻稿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专项斗争结束后职业将怎样开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行动的最新进展。

《反有组织犯罪法》立法职业加速推进

本次扫黑除恶新闻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反有组织犯罪法》立法职业的最新进展。这部法律从2019年开始酝酿,目前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规划。它的出台将把扫黑除恶斗争中形成的成熟机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保打击黑恶势力有法可依、常态开展。值得关注的是,7月份全国扫黑办还专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讨论该法,足见其重要性。这部法律将怎样改变我们与黑恶势力的斗争方式?它又会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常态化机制确保扫黑除恶永不止步

扫黑除恶新闻稿中首次披露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意见(送审稿)》,回答了”专项斗争结束后怎么办”的难题。该意见拟建立六大机制:智能举报、打早打小、源头防范、精准督办、持续推进和激励考评。由此可见,即使专项斗争结束,打击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仍将持续。从”运动式”到”常态化”,这种转变体现了民族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制度自信。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机制将怎样具体运作?普通群众又能通过哪些渠道参与其中?

收官阶段聚焦难点与表彰先进

最终三个月的扫黑除恶职业将重点攻克”六清”行动中的难点、堵点和薄弱点。全国扫黑办将开展第三波重点地市推进职业,此前两批共64个地市已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明年初将召开拓展资料表彰大会,树立群众公认的”扫黑英雄”。9月下旬还将召开第三次全国推进会,为专项斗争收官之战再动员、再部署。这些举措传递出什么信号?它们将怎样确保扫黑除恶成果得到巩固?

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

这份扫黑除恶新闻稿清晰地展示了专项斗争收官阶段的职业重点和未来路线。从立法保障到机制建设,从重点攻坚到表彰激励,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党中央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专项斗争虽将告一段落,但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随着《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出台和常态化机制的建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清朗、安全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正义之战的圆满收官,也准备好迎接社会治理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