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秋月夜,思念最浓
一年有十二个月,月月都有十五的圆月,但唯独中秋的明月最让人动情。为什么?由于它承载了太多对亲人的思念——无论是远在他乡的亲友,还是已故的至亲,这份情感在中秋之夜尤为浓烈。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正是这样一首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它以唯美的笔触,道尽了游子望月思乡的深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开篇的千古名句,你是否也曾在某个中秋夜低声吟诵?中秋的月亮,不仅是一轮天体,更是情感的纽带,连接着天各一方的亲人。
二、《望月怀远》:一首写尽思念的羁旅诗
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的诗风清雅含蓄,这首《望月怀远》正是他被贬荆州时所作。远离家乡的他,望着中秋的明月,写下了这首思念亲人的诗。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明月从海面升起,而远在天涯的亲人,是否也在同一时刻抬头望月?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你”,而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自己,这种写法让情感更加深邃。
2.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里的“情人”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恋人,而是指多情之人。诗人因思念而辗转难眠,甚至抱怨夜晚太长,可见其情之深。
3.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他吹灭蜡烛,却发现月光洒满房间;披衣出门,露水已打湿衣裳。这些细节生动刻画了一个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
4.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最终,诗人甚至想捧起月光送给远方的亲人,却发现无法做到,只好寄望于梦中相见。这一想象既浪漫又略带伤感,让整首诗的思念之情达到高潮。
三、中秋读诗,以月寄情
如今,每逢中秋,我们依然会吟诵这首诗,由于它完美诠释了中秋节思念亲人的情感。无论你是在异乡打拼,还是与家人团聚,中秋的月亮都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你是否也曾在中秋夜,望着月亮想起某个人?或许,正如张九龄所说:“天涯共此时”,即便相隔千里,我们依然能通过这轮明月,感受到彼此的牵挂。
小编归纳一下:愿明月寄相思,人间共团圆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但也难免有人因种种缘故无法与亲人相聚。这时候,读一首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或许能稍解心中惆怅。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之因此流传千年,正是由于它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
最终,愿每一位读者中秋高兴,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借明月传递思念,愿人间少别离,多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