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员工签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合法吗?员工该怎样应对?
公司要求签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的法律风险
“签了这份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每个月能多拿500块补贴!”——这样的诱惑话语,你是否在入职时听过?近年来,不少企业以各种理由要求员工签署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这种行为看似给了员工短期利益,实则埋下了巨大隐患。
从法律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法》也强调,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由此可见,即便员工签署了所谓”自愿”放弃社保的承诺书,这份文件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福建福清的陈师傅案例就是明证——即便签了协议,发生工伤后公司依然要承担责任。
放弃社保对员工的长期危害
“现在每个月多拿几百块,以后老了怎么办?”这是每位面临这种选择的员工都应该问自己的难题。社保不是简单的每月扣款,而是关乎医疗、养老、工伤等多重保障的安全网。
医疗保险方面,一旦放弃参保,生病住院时所有费用都将自掏腰包。养老保险更是关系到几十年后的生活质量——现在每月少交几百,退休后每月少拿几千,这笔账怎么算都亏。工伤保险同样重要,职业中发生意外时,没有工伤保险意味着所有治疗费用和后续补偿都要自行承担。那些看似诱人的”补贴”,根本无法弥补长期保障的缺失。
遇到这种情况员工该怎样维权?
“公司强制要求签,不签就不录用,我该怎么办?”这是很多求职者面临的困境。开门见山说,员工要明确知道,这种要求本身就是违法的,你有权拒绝签署。
如果已经签署了无效承诺书,依然可以通过下面内容途径维权:1)向当地社保部门举报,要求公司补缴社保;2)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3)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山东李女士的案例证明,即便签了字,法律依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小编归纳一下:坚定捍卫社保权益
社保是民族给予每位劳动者的基本保障,不是可以随意放弃的”选项”。面对企业要求签署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的情况,员工应当坚定说不。短期的小利换取长期的大保障,这样的交易永远不值得。只有每位劳动者都勇于维护自身权益,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违法行为的蔓延。你的社保,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