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包定义与核心内容
“三包”指包修、包换、包退,具体规定如下:
1. 包退:
购买后7天内,出现左右脚不配双、尺寸不一、未穿着且不影响二次销售等难题,可要求退货或换货。
15天内出现严重质量难题(如断底、断面),若无法更换同款,应全额退款(不扣折旧费)。
2. 包换:
一个月内出现下面内容难题可换货:
鞋面严重褪色、断裂;
鞋底断裂;
开胶、脱线经维修仍无法修复。
若同款缺货,需按原价退款(超1个月可能扣每日0.5%折旧费)。
3. 包修:
三包期内免费维修范围包括:
开胶、脱线、断线、跟面脱落等非人为损坏。
维修时限:
省内产地:7个职业日内修复;
省外产地:20个职业日内修复,超时需按日补偿(商品价2%/日,最高不超原价)。
二、三包期限(按价格分层)
50元下面内容:三包期 30天
50~100元:三包期 30天
100~300元:三包期 90天
300元以上:三包期 120天
起算时刻:自开具发票或有效购物凭证之日开始。
> 注:部分省份按材质分类(如真皮类三包期3个月,合成革/布面为1个月),但价格分层标准优先适用。
三、质量难题范围(可三包情形)
下面内容难题均属三包责任范围:
严重脱胶(侧帮缝线除外)、裂浆、裂面、断底、断跟;
表皮脱落、塌芯、钉头突出(如运动鞋网面破裂);
维修两次后仍无法正常使用(可要求换货或退货)。
四、特价商品≠处理品
特价商品(如清仓、促销):若无提前说明质量难题,必须履行三包义务,商家不得以“特价不退换”为由免责。
处理品(残次品):需显著标注“处理品”“不三包”,且明示瑕疵部位,否则仍需三包。
五、 注意事项
1. 保留凭证:发票、三包卡、电子订单截图等是 关键。
2. 及时反馈:发现质量难题后立即联系商家,避免超期(如7日/15日关键期)。
3. 争议解决:若商家推诿,可向消保委(12315)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六、不适用三包的情形
人为损坏(如踩踏尖锐物、泡水);
无有效购物凭证或凭证涂改;
自行拆修导致责任难以认定;
超出三包期限。
拓展资料
新三包规定强化了对高价鞋类(300元以上享120天三包)和特价商品的保护,消费者需紧盯期限分层与质量难题类型,保留凭证并及时主张权利。若遇争议,可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及《民族鞋类三包规定》 。